四川概況
地處中國西部,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區的重要結合部,是承接華南華中、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交匯點和交通走廊,素有“天府之國”之美譽,是中國重要的資源大省、人口大省、經濟大省。
人口 9100萬,居全國第四位
面積 48.6萬平方公里,居全國第五位 經濟總量 40678.1億元,居全國第六位
省會城市 成都——西南地區的經濟、科技、金融、文創、對外交往中心和國際綜合交通通信樞紐 轄21個市(州)、183個縣(市、區)
行政區劃 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 成都平原經濟區 川南經濟區 川東北經濟區 攀西經濟區 川西北生態示范區
成都:重點打造世界級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產業群,建設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環成都經濟圈:與成都形成產業協同配套,重點打造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培育國內領先的清潔發電設備、軌道交通裝備、核技術應用、生物醫藥、新能源、先進材料等產業集群。重點打造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培育國內領先的食品飲料、節能環保裝備、智能終端、信息安全、工程機械、軌道交通、精細化工、新材料、通用航空和航空發動機研發制造等產業集群。重點培育國內領先的綠色化工、機械汽配、綠色食品、絲紡服裝、建材家居等產業集群。重點打造世界級釩鈦、稀土等產業集群。重點發展清潔能源、民族工藝、生態經濟等,充分發揮生態屏障功能。
開放四川 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 擴大北向 深化西向 突出南向 提升東向
參與中俄蒙經濟走廊建設。 釋放中歐班列(成都)、“空中絲綢之路”等泛歐泛亞通道能力,推進對歐高端合作。 對接國家中新合作機制、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深化與南亞、東南亞等合作。 依托長江經濟帶,承接東部沿海地區和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先進生產力,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中原經濟區、華中經濟區合作。
資本匯聚 引資總量領跑西部,2018年引進到位國內省外資金1.05萬億元,實際到位外資增長10.6%,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突破5000億元、在川落戶世界500強企業達347家,均居中西部第一。
盛會齊至 財富全球論壇、世界華商大會、世界航線發展大會、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
海外朋友圈越來越大 在川設立的領事機構17個、中西部第一 建立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284對 成都已實施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中國—歐洲中心(中國國內唯一的對歐綜合合作交往平臺)
美國 德國 韓國 泰國 新加坡 法國 巴基斯坦 斯里蘭卡 澳大利亞 以色列 新西蘭 菲律賓 捷克 印度 波蘭 瑞士 奧地利
機遇四川
共建“一帶一路” 四川位于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交匯點,是支撐“一帶一路”聯動發展的戰略紐帶與核心腹地,是內陸開放的前沿陣地和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依托。
“長江經濟帶”發展 四川處于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交匯處,是通達東西的戰略紐帶和西向開放的重要樞紐。 成渝經濟區是未來中國綜合實力最強區域之一,是中國經濟第四增長極。
絲綢之路經濟帶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荷蘭 德國 俄羅斯 意大利 希臘 土耳其 肯尼亞 哈薩克斯坦 吉爾吉斯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 伊朗 塔吉克斯坦 印度 斯里蘭卡 印尼 馬來西亞 越南 烏魯木齊 中國 蘭州 西安 北京 廣州 福州 泉州 湛江 ???nbsp;
新一輪“西部大開發” 四川把握新一輪發展機遇,完善口岸跨境運輸通道、內陸骨干通道等開放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好自由貿易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國家級新區、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等開放平臺。
“泛珠三角”區域合作 四川經濟規模在9?。▍^)中位居第二,在“泛珠三角”開發戰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新時代下,借助“泛珠三角”工作機制,精準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強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優勢產業合作承接,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建立完善合作機制,極大助力四川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創新四川 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 四川是全國八個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之一,是唯一一個圍繞加速軍民深度融合發展來推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地區,是全國首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
成都:重點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中心
德陽:加快建設國家高端裝備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基地
綿陽:加快建設國家軍民融合創新改革發展示范基地
攀西: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戰略資源開發基地
2018年,“成都造”翼龍II無人機完成首飛并迅速量產,成為國內第一型出口高端軍貿市場的無人機。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 2016年8月,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獲批。整體分為成都天府新區片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川南臨港片區三個部分,總面積119.99平方公里。
成都天府新區片區:90.32(平方千米)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臨空經濟、口岸服務等產業
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9.68(平方千米)重點發展國際商品集散轉運、分撥展示、保稅物流倉儲、國際貨代、整車進口、特色金融等口岸服務業和信息服務、科技服務、會展服務等現代服務業
川南臨港片區:19.99(平方千米)重點發展航運物流、港口貿易、教育醫療等現代服務業,以及裝備制造、現代醫藥、食品飲料等先進制造和特色優勢產業
四川天府新區 再造一個“產業成都”
2014年10月2日,經國務院正式批復,四川天府新區升格為國家級新區。
新區組成:成都、眉山2市、8個片區、37個鄉鎮(街道)
規劃面積:1578平方公里 總體定位:我國西部地區的核心增長極與科技創新高地,以現代制造業為主、高端服務業集聚、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化新區
核心動能: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現代高端產業集聚區、內陸開放經濟高地、宜業宜商宜居城市、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示范區
空間布局:“一帶兩翼、一城六區”
一帶:高端服務功能集聚帶。
兩翼:東西兩翼產業功能帶。以成(都)眉(山)樂(山)產業走廊為基礎,打造成(都)眉(山) 高技術和戰略新興產業集聚帶;以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基礎,打造高端制造產業功能帶。
一城:天府新城。集聚發展中央商務、總部辦公、文化行政等高端服務功能。
六區:成(都)眉(山)戰略新興產業功能區、空港高技術產業功能區、龍泉高端制造產業功能區、創新研發產業功能區、南部現代農業科技功能區、兩湖一山國際旅游文化功能區。
富饒四川
能源資源
水能資源:水能技術可開發量1.2億千瓦,居全國首位,是全國最大的水電開發和西電東送基地。
礦產資源:35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前三位,天然氣、釩、鈦、鋰、硫鐵礦、芒硝、鹽礦等15種礦產儲量居全國第一位,鐵、石棉、天然瀝青、頁巖氣等10種礦產儲量居全國第二位。鈦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82%,釩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1/3。
生物資源:全國乃至世界珍貴的物種基因庫之一,高等植物占全國總數的1/3,木材蓄積量居全國第二。有各類野生經濟植物5500余種,中藥材產量占全國的1/3,是全國最大的中藥材基地。野生果類植物達100多種,獼猴桃資源居全國之首;野生菌類資源1291種,占全國的95%。
市場輻射
四川人口9100萬,是西部地區最大的商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西南地區最大的物流中心和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地區生產總值、投資、消費等多項經濟指標均占整個西部地區的20%左右,綜合競爭力居西部之首,對西部市場輻射帶動力強,并可輻射中部以及東南亞、南亞、中亞地區市場。
以成都為中心,200KM為半徑, 涵蓋7000萬人口的市場空間 半徑擴展至400KM, 涵蓋1.6億人口的市場需求 半徑延伸至800KM, 輻射近4億人口的消費市場